EN
经典案例

作为激励机制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评王成的《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可谓刚刚起步,远没有其在美国那么成熟,然而正如毛泽东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法律经济学在中国必将获得长足的进展。为促进这一进程,诸多学者(包括经济学家和法学家)都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在不少领域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王成博士的《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就是其中较有价值的成果之一。

    在这本书中,他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侵权损害赔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突破了传统侵权损害赔偿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上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一、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本书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一)、法律经济分析方法的介绍

    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价值基础。应该说对法律经济学的介绍还是很全面的,基本上可以使读者对法律经济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步建立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对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模型

    这一部分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作者通过效用的比较,建立起模型的第一步;进而运用汉德公式试图寻求一个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方案;然后通过过失的数学和经济学诠释来再次证明汉德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就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本部分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是对传统侵权损害赔偿理论的重大突破,使人们认识到对侵权损害赔偿进行成本—收益衡量和计算是有迹可循的。

    (三)、对我国侵权法的一些建议

    这部分是这本书的落脚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才是法学研究最终的目的和归宿。通过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对我国侵权损害赔偿的反思和修正就显得理所当然、有理有据。它给我国侵权法乃至整个民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本书的鲜明特色和优点    (一)、创新的观点

    作者指出,法律应当围绕激励而不是强制展开的整体,一个好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应当通过激励当事人投入适当的预防避免损失的发生,一个法律安排必须实现纳什均衡,否则当事人总有激励规避法律。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二)、崭新的论证

    应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侵权损害赔偿进行专著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作者运用法律经济学中的汉德公式(实质是成本—收益分析在侵权损害赔偿研究中的运用),以解决侵权损害赔偿中的权利冲突问题。这显而易见是一种崭新的论证。

    (三)、行文自然流畅,语言生动。

    从一个民间故事入手展开讨论,然后切入正题,显得很有趣味性,这是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专著的。文章一开始就讲到国王、驴和磨坊主的故事,由此引出人与动物的理性问题,本书的讨论也由此展开。

    另外,文中还提到金庸的《笑傲江湖》和鲁迅的小说《祝福》,文学性较浓,读起来甚是有趣。

    (四)、由于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极富实践性和可读性。

    这些案例主要是中国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他在本书中第一次批露使用,因此本文的研究极富实践性和可读性。这很好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有对法律的实证研究的特点,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正如苏力所说:“由于学术传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种种因素构成的理论垄断以及可能带来的垄断租,我们的法学非常缺乏实证研究的传统,这种状况必须改变。”【1】(P67

    (五)、注释也极富特色,详尽、细致。

    如作者在第17页的注释,占了几乎整个篇幅,还不够,在下一页又占了半个篇幅。这在其它学术著作里是很少见的,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之一。

 

三、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不求完善和完美。”一种理论要做到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确实,“人们接受或不接受一种理论或实践,并不取决于理论的逻辑,而取决于事物的逻辑,不取决于论证是否有力,而取决于运用起来是否有力”【2】(P71)本文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由于数据在法学研究中的缺失使得本书中的公式和模型(比如汉德公式),就缺少了应有的说服力(因为难以验证)。众所周知,公式、模型本身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只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不断验证,才能证明其有效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证明对它的适用是有法律效果的,才能在众多理论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法律经济学家而言,法律效果研究是对经济理论和经验方法的最好运用…而传统的法学家却由于缺乏统计学、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只能用语言不能用详尽的实证统计资料来讨论法律效果问题,从而使法律效果这个在法学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的法律分析几乎误入歧途。”【3】(P23

    (二)、本书第九章是“题外话:经济分析在侵权法之外的应用”。笔者认为并无必要将其编入本书,这样显得与全书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不相吻合。因为本书的主题是“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这里却讲的是“经济分析在侵权法之外的应用”,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一章省去。一个好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围绕所研究的主题层层展开的,而不应该加入一些与主题关系并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东西。

    (三)、作者在本书之中对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并不全面。本书仅仅阐述了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而在法律经济学中,除了这一种分析方法之外,还有边际分析方法和机会成本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同样合适。“同时我们还看到,经济学分析为侵权责任确定了宗旨—使侵权损害的社会成本最小化;而且,经济学分析也为侵权责任原则确定了计算社会成本、使预防水准最小化的方法—必须使一个预防单位的边际成本等于预期边际效益”【4】(P514)这里讲的就是边际分析在侵权法中的适用。

    (四)、这本书的主题是围绕激励展开的,也可以说是本书区别于传统侵权损害赔偿研究的标志之一。但是,作者对于“激励”的阐述不够。“所谓激励,就是要使经济活动当事人达到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具有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通俗的讲,就是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5】(P129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瑕不掩瑜,本书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作为一种对侵权损害赔偿新的观点和新的论证,是很有启发性的,能够促进我国民法领域侵权损害赔偿研究的发展。总的来说,“创新的观点,崭新的论证,以及生动的语言”,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所评图书:王成著:《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苏力著:《波斯纳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7

    2】同上,第71

    3】【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中文版译者序言,第23

    4】【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4

    5】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